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线上“极智” 线下“极致”城市副中心将建网上政务虚拟大厅

作者: 发布时间:12-30 点击数:

一批集成服务场景率先落地、探索规划建设副中心网上政务大厅、规划建设“副中心政务服务智慧大脑”……记者从区政务服务局获悉,2022年,副中心政务服务将以线上“极智”和线下“极致”的“两极”服务为总目标,推动实现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营商环境5.0版政策、综合窗口2.0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在副中心率先落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副中心经验。

政务服务事项可以“集成办理”

今年,城市副中心将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完成新推出的市区两级200个以上告知承诺审批事项落地,不断深化综合窗口2.0改革。聚焦副中心功能定位,围绕支持副中心规划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配合推动更多市级事项跨层级、全链条赋权副中心办理。按照应委托尽委托的原则,实现100%镇街级政务服务事项由业务科室委托各街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委托受理。积极探索在部分街乡镇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实现事项行政许可权由业务科室授权民生保障(综合保障)科室进行集中行使。

今后,副中心将有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可以“集成办理”,大大缩短时间和精力成本。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今年城市副中心将积极推动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入学、医疗付费、企业开办、获得信贷、企业间不动产登记转移等20个市级和精品民宿1个区级“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在副中心率先落地,着力打造“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集成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商业消费等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便利化改革,更好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日常动态压减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提升即办率。

为破解政策落地难问题,今年将规划建设企业政策兑现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政策统一发布、精细解读、精准推送、自动匹配、在线申报、免申即享和数据汇聚。搭建窗口、审批和政策制定人员三方沟通渠道,建立发现、传导、处理问题的快速响应机制,着力破解政策落地难、执行不到位的瓶颈问题。健全“反映‘办不成事’窗口”工作机制,及时收集企业群众反映的政策不清晰、标准不一致、流程手续繁琐、系统功能不完善等隐形壁垒问题,及时完善修补政策漏洞。

政务服务推行“云模式”

今年,城市副中心将全面推行“云窗口”服务模式,完成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智能(自助)政务终端和政务服务专员向各街乡镇、社区(村)政务服务站点的下沉延伸,着力打造市、区、镇街、村级四级政务服务扁平化管理、智能化运行、网络化支撑、跨层级办理的智慧政务体系新示范。积极推动智慧政务向试点党群服务中心、重点园区、企业楼宇和京津 冀周边地区延伸覆盖,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全区通办”“跨省通办”。

除此之外,副中心还将探索着力打造与实体大厅体验“同质同效同感同标”的“云大厅”,依托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热线和政务服务知识库赋能,通过PC端、移动端和智能办事终端实现“送政上门”,让企业群众通过任意站点、任意渠道、任意方式即可享受到任意层级、任意地域、任意事项的智慧服务。

在提升“跨省通办”服务能力方向,副中心将持续深化与天津、河北及廊坊北三县政务服务合作联动工作机制,探索推动数字服务、跨省通办、企业服务热线等更多领域进行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完成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范围内100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在副中心落地实施。完善优化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窗口服务功能,配合市级部门完成与国家级“跨省通办”支撑系统对接试点任务,提升跨地域全程网办服务水平。

为加快数字政务规划建设,加大科技赋能支撑,今年副中心还将探索规划建设“副中心政务服务智慧大脑”,推动实现政务服务数据归集、存储、质检、更新、管理、共享、应用的一站式管控,进一步加强政务大数据汇聚、筛选、治理,为客观反映政务服务工作现状情况,及时发现痛点难点问题,开辟改革优化路径,输送精准高效服务提供能力支撑。

重点项目享受“全程代办”

除了在智慧政务方向持续发力,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也力争将线下服务做到“极致”。今年副中心将建立重点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机制,聚焦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项目,探索实行重点项目专人“全程代办”服务机制,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缩短办理时间,加快项目落地,进一步增强落户企业的获得感。

针对特殊群体的办事需求,副中心将建立“贴身陪伴”服务机制。针对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委派专人从办事人进入大厅开始到办事结束,提供全程面对面、点对点的伴随服务,帮助处理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办事人切身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暖心、贴心。

今年副中心还将建立“改革效果体验官”工作机制。以运河商务区为试点,聘请部分进驻商务区的企业高管,采取集中体验和分散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有关区级部门在落实企业设立、人才落户、医疗教育、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各项支持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体验。对体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实行工作台账管理,由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销账处理。

上一篇: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吹响劳动竞赛号角主站房核心区6月进入主体
下一篇:建筑减震垫 智能建造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着力打造京津冀航运枢纽和智能创意高地 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竣工
  • 智能微型图书馆的“线上+线下”多种形式
  • 东营市开展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试点建设指导评估工作
  • 城市副中心新增5处 电子探头抓拍不礼让斑马线
  • 6款智能环卫产品将在北京投入使用
  • 怎么样更好进行未来城智能城市试验区规划建设以服务于北京
  • 创新工艺攻克流沙层 行政办公区二期项目用上机器人和“超级大脑”
  • 城乡接合部出租房屋,着力打造滨河特色文化街区
  • 不动产登记的“智慧”时代:“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智慧服务模式
  • 推出“二次过街”系统 增设彩色地灯 喷涂“礼让行人”文字 城市副中心:小小斑马线做出大文章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