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城市副中心剧院探索行业新标 “文化粮仓”待开仓

作者: 发布时间:12-30 点击数:

城市副中心剧院集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艺术普及教育、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于一体。记者常鸣/摄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内,在京杭大运河北端沿岸,一座“文化粮仓”正待开启。

2019年10月,设计理念源自通州古粮仓和运河船帆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开工规划建设。剧院包括1800个座位的歌剧院、1550个座位的音乐厅、1000个座位的戏剧场、500个座位的小剧场、650个座位的绿心露天剧场以及排练厅、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展厅、公共休闲等公共服务用房,与周边的图书馆、博物馆共同配套有商业、共享空间的大型艺术中心综合体,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集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艺术普及教育、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于一体。

高品质硬件设施传承艺术

剧院由北投集团代建,2020年明确国家大剧院以业主身份参与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现阶段期规划建设工作并成立了筹备组,负责优化完善功能、配合深化设计、参与工程规划建设、筹备运营管理四大方向的工作。

“2021年底,城市副中心剧院完成二次结构砌筑、外立面亮相,现阶段,与工程规划建设密切有关的机电、舞台设备正在进场安装。”筹备组副组长徐奇介绍,2022年底,剧院将陆续完成室内机电、舞台设备安装及精装工程,开始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预计2023年底具备正式开业运营条件。

从坐落在长安街南侧的国家级表演艺术殿堂,到位于台湖的舞美艺术中心,再到如今规划建设中的“文化粮仓”,“一院三址”的格局为国家大剧院开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城市副中心剧院将继续传承高品质、高水准的国家大剧院艺术标准,国内外优秀剧目可以在这里无缝落地。以城市副中心剧院的歌剧院为例,它的舞台机械设备配置模数与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一致,这意味着同一部作品的舞美道具可以在两座剧院间迅速切换,大大提高装台排演的效率。

扎实的高品质专业硬件设施对剧院来说至关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剧院建筑比其他普通建筑要复杂很多,除了舞台专用设备,还有建筑声学对精装设计、材料和设备噪音的苛刻要求。”徐奇解释,“业内有句话说,不做声学设计的音乐厅注定是失败的,做了设计的音乐厅也未必成功,所以声学设计的必要性和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城市副中心剧院业主和规划建设者们非常关注的重点问题。”

从规划设计初期开始,声学设计的考量就被包括其中,现阶段,比利时卡尔声学设计事务所和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声学所两支国内外顶尖团队共同参与剧院的声学设计,根据各厅堂的不同使用需求广泛听取国家大剧院十五年运营实际经验,特别是汲取剧院艺术家在演出中的亲身感受,“厅堂的空间形状是曲面还是平面、要高一点还是矮一点,吸声、反声材料和面积怎么样确定,这些都需要全面详细的考虑。”

差异化运营,关注年轻群体

在坚定守正的基础上,城市副中心剧院还将进行创新的差异化运营定位,构建高水准、包容开放、年轻充满活力的艺术产品生态。“这里的受众会更多关注年轻群体。结合副中心未来的发展规划,城市副中心剧院将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文化建筑。”徐奇说。在演出内容上,除继续保持国家大剧院聚焦的“歌乐舞剧戏”优秀作品外,城市副中心剧院将在音乐剧、杂技、爵士乐等门类上再做拓展。

这里的绿心露天剧场得天独厚,它在建筑物之外,周边树木森森、碧草茵茵。“现在,户外音乐节等消夏音乐会很受年轻观众喜欢,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期待绿心露天剧场能在户外音乐节的方向上做一些探索和突破。”徐奇说。此外,在周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资源汇集的优势下,城市副中心剧院的演出活动可以酝酿更多联动、衍生的可能。

外观和细节融汇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在这片土地的根脉里滋养流淌:博物馆与船帆,图书馆与银杏叶,剧院与运河粮仓,外形上,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与运河密不可分。运河的元素还潜藏在许多动人的设计细节中,比如城市副中心剧院音乐厅里那架来自奥地利里格尔公司的管风琴,它采用了律动流水的曲线元素,外部造型更加柔和灵动,恰似运河的粼粼水波,“无论硬件设施,还是策划运营,城市副中心剧院都将体现出副中心地域文化和运河元素。”

随着剧院规划建设的不断推进,更多创意构想开始被进一步探讨:运河的游船可否专设一站,让游客们下船便能直接走进剧院?历经十年锤炼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等饱含运河元素的作品能否驻场演出?国家大剧院自有的管弦乐团、合唱团等“两团两队”艺术家资源是否可以进驻?“在城市副中心剧院设计早期,我们已经有过考虑,除了排练厅,我们还参考了国外驻团音乐厅的设置,给‘两团两队’的艺术家们配备更加方便的设施,便于艺术生产创作。”天气晴好时,阳光洒进位于剧院四层的排练厅,明亮通透,“艺术家们的到来不仅能提升副中心地区整体文化品质、拉动周边的文化消费,对当地的艺术普及也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以“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为理念,以“统筹运营、相互协作、有分有合”为思路指导,以“提升公共文化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补齐区域文化规划建设短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规划建设目标,在落实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规划建设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城市副中心剧院将发掘亮点,明确方向,为行业探索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可供借鉴及复制的创新型剧院管理模式。

上一篇:副中心图书馆将提供全新文化体验 “森林书苑”初长成
下一篇:城市副中心实现“全域创城一张图” 运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技术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规划建设智慧乡村10个村开通生活圈,助力智慧村庄建设
  • 老旧小区智慧化建设,武汉持续推动智慧化社区构建
  • 城市治理
  • 副中心图书馆将提供全新文化体验 “森林书苑”初长成
  • 智慧工地噪声管理系统:如何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城市副中心26个事项“一照(证)通办” 材料上“云”端 省力省时间
  • 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助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 市郊铁路与城铁直连直通
  • 3D虚拟展台智能服务领衔“云上服贸会”
  • 聚焦智慧街道、智慧社区、美丽乡村信息化落地副中心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