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城市生命线

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生命线

全国首部为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市州地方性法规6月1日起施行

作者: 发布时间:06-02 点击数:

  当前,兰州市城镇化明显促进,城市人口、作用和规模不断扩张,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深刻变化,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亟需制定地方性法规,为推进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兰州市城市安全发展条例》-全国首部为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市州地方性法规

  近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兰州市城市安全发展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为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市州地方性法规,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副处长苏敏接受记者采访。

  “《兰州市城市安全发展条例》是一部具有引领性的,法律原则与具体实施兼顾的,且为今后城市安全管理法治规划建设预留空间的城市公共安全的纲领性法规,有助于在全市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多元共治的法律规范体系。”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副处长苏敏说。

  《条例》共九章七十四条,从基础安全、风险管控、重点防治、安全保障、应急处置与救援、法律责任等方向明确责任,增强城市安全管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城市安全发展。

  《条例》明确,城镇化发展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城镇化发展的首位,统筹城镇化发展和安全。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创建综合性、全方位、系统性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防范和化解城镇化发展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增强城市系统在灾害等环境中承受、适应和恢复的能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规划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方面和愿景。

  为切实处理城镇化发展中长期存在不足,《条例》更加注重加大源头治理分量。在第二章基础安全中,重点规范从规划引领、产业布局、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及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涉及规划、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等全周期的源头治理,确保城市基础安全。突出发挥规划和标准在城市安全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功能,确保城镇化发展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加强基础安全体系布局规划建设,筑牢城市安全基础,比较完整地规范了城市规划、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等阶段的风险管理。

  此外,《条例》突出创新性,推动韧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韧性是指城市系统在灾害等环境中承受、适应和恢复的能力,这也是城市安全发展必须考量的重要指数。因此,条例加大了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性内容,同时,强化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城市安全赋能的内容,为规划建设宜居、韧性、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法治保障。”兰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贾建军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城市安全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调联动,才能做到早感知、早预警、早防范、早避险。为此,《条例》的各个章节都贯穿了共治共享的理念,无论是在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宣传、基层网格化治理、社会动员机制、社会监督,还是规划之间的衔接,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应急响应机制等内容都力图体现这一核心理念,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条例》还重点关注符合兰州市实际的黄河安澜、危险化学品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经营安全、房屋安全等19个领域的重点风险防治,突出防范兰州市在城市安全发展中也许存在的重点风险隐患。

  来源:甘肃日报


上一篇: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规划内容
下一篇:新疆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加强预警预报信息共享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山东加快推进数字变革创新,打造一批成长型智慧社区
  • 南京已建成全国首个“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工程”,着力开发“城市风险多变量预警分析模型”
  • 江苏织密城市安全“生命线”:7个城市试点先行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 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包括什么
  • 新疆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加强预警预报信息共享
  • 全国首部为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市州地方性法规6月1日起施行
  • 四川省2023年抗震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多领域的应急设备齐齐亮相
  • 广东佛山建设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着力打造城市安全“智慧大脑”
  • 西安推行城市安全监测预警更智慧|24小时在线监测全市水、电、气、暖
  • 遵义今年拟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