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智能公交进行智能化调度

作者: 发布时间:01-06 点击数:

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可对71条公交线路进行智能化调度。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区域内公交车的科技感越来越浓。电子站牌上岗了,公交车到站时间乘客一目了然;智能手环戴上了,每一位司机的身体状况都能实时监测;智能调度中心启用了,既能查看每一辆公交车的运营情况,而且还能根据路况、客流等因素,实时调整运营方案。

今年6月1日,北京公交集团全面承接“通”字头公交,进一步推动首都地面公交一体化,努力构建“一张图”“一张网”“一个标准”“一套体系”的出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服务水平。

71条线路全部实现智能调度

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城市副中心区域内地面公交的同一天,位于通州区施园场站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走进指挥中心,屏幕上显示着全部71条公交线路的运行情况。

北京公交集团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运营生产中心副主任周生涛介绍,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现阶段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已对管辖的30余处公交场站、71条公交线路完成智能化改造,全部实现智能化调度。“参照市级标准,71条线路每一条的运营情况在调度中心的大屏上均能显示,并且接入北京公交系统,乘客在等车时通过APP就能查询公交的实时位置。另外副中心客运公司的全部车辆均搭载并推广应用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和异常行为判别系统,并为全部驾驶员配备情绪感知手环,实现驾驶员和车辆智能化追踪及溯源管理,副中心公交进一步智能化。”

高科技也延伸到了站点上。“距离这里还有几站、用多长时间……现在站牌上都能看到,实在是太智能了。”不少在地铁高楼金站公交站等车的乘客说。

记者注意到,地铁高楼金站公交站的双向候车亭已经完成智能化升级。站牌均已改成电子站牌,屏幕上直观地显示出即将到站的车辆信息。现阶段,城市副中心已完成14个站点的站牌升级。公交部门将通过制定场站标准化改造和候车亭更新方案,加快公交站务设施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电子站牌、智能手机应用等载体,为乘客提供实时准确的发车时间、到站时间、拥挤度、车辆位置等实时数据信息,不断提升科技出行服务水平。

调度员数量没变管理能力翻了一倍

一趟线路配一位调度员、司机每天等着调度员排班……这样的场景对于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土桥区域智能调度中心主任张鑫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在区域智能调度建成之前,调度员的工作就是每天和司机见面,给司机排班。但是司机出车之后,调度员和司机基本就断了联系,车辆在外面的情况,调度员根本不掌握。所以那时调度员的工作效率没那么高。”

去年10月,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土桥场站完成了由区域集中调度到区域智能调度的转变。如今,公交司机每天的排班在工作系统上就能查询。调度员也从原来的到处找司机,变成坐在调度室内观察每一辆公交车的运营情况。“两年来,调度系统升级了,调度员的总数没变,还是18位。不过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从原来的每天可以管理1000余车次,变成2200余车次。同时也做到了根据站台的客流情况科学发车,如果道路上出现拥堵,调度员还可以与司机实时通话,帮助寻找处理方案。”张鑫说,现阶段区域智能调度中心只管理一个车队,未来的发展将更侧重于“区域”两个字,将途经区域内的公交车全部纳入调度系统。

副中心区域公交新能源车辆使用率达100%

调度系统愈发智能的同时,副中心区域内的公交也更加绿色。北京公交集团承接“通”字头公交后,从全系统调集了565部新能源公交车,优化车辆能源结构,实现融合后城市副中心区域公交新能源车辆使用率达到100%。

今年年初,《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发布,其中指出,要探索在城市副中心设立超低排放示范区。推广低碳新能源运输工具,优化车辆能源结构,推动交通能源消费变革,鼓励公交、出租、旅游等行业车辆新增、更新为新能源车。加快充电桩规划建设,研究布局换电设施,便捷新能源汽车使用。

下一步,城市副中心将进一步构建包含实时感知、监测、预警、决策、管理和控制等功能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实现交通规划建设、运行、服务、监管全链条信息化和智能化。

上一篇:自动驾驶金融服务车等前沿科技齐亮相 1.4万平方米金融展将亮
下一篇:雷达检测车上岗 探查副中心道路病害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多部门携手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全市医院均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号源
  • 遵义拟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 6款智能环卫产品将在北京投入使用
  • 河北省首个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在石家庄上线运行
  • 智能一体机的便捷和政务人员的专业服务:从“N”个环节集成为一站式办理
  • 北京智慧监测体系: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 云端公共就业服务7×24小时不打烊
  • 无人机科技农场: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教育产业平台
  • 专207路公交车增设三站 打通前往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
  • “城市大脑”将升级城市管理指挥平台,超前布局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