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绿色智慧建造:北京城建轨道公司地铁6号线南延项目

作者: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发布时间:09-20 点击数:

  本报讯(记者赵鹏池阳通讯员董浩)“我们面前是车站的大梁,规划建设者们正在把最后约300平方米混凝土灌注完成,整个车站也由此正式完成封顶。”北京城建轨道公司地铁6号线南延项目副经理白孝杰说。昨天,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东小营南站迎来了项目封顶。

  在车站大梁的正上方,工市民正在开展着收尾工作,待工作完成,浇筑段落上方的5根钢结构支撑也将陆续结束使命,被龙门吊陆续拆除。在白孝杰身后,6号线东小营南站的3座龙门吊之一正缓缓驶来,“今天,最后5根钢结构中的2根已由龙门吊拆除完毕,另外三根会在封顶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再陆续拆除。此后,这台龙门吊也就完成了它在该项目中的全部工作。”

  您也许会问,项目现场的3台龙门吊中有1台马上就将完成任务,那另外2台会哪些时候退场呢?“另外2台龙门吊的功能在于辅助盾构机的盾构作业,离退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白孝杰介绍,东小营南站的盾构长度约1500米,用盾构机的“算法”就是1255环,每一环约长1.2米。现阶段,项目右线进度近600环,左线进度400余环,已完成了整体盾构长度的约四成。

  据介绍,6号线南延东小营南站位于规划潞阳大街与防护绿地交叉路口,车站西侧为现状减运沟及减运路,东侧为规划减运沟,南侧为规划潞阳大街。这座车站总长398.6米,标准段总宽20.1米,站台宽度11米,位于地下17米,车站总建筑面积约19862平方米。当这座车站建成后,它将会接通潞城站,沿运河东大街向东,至减运路再转向南。

  白孝杰介绍,东小营南站为双层单柱双跨岛式车站,地下一层是站厅层,地下二层是站台层。车站主体结构已接近完工,在封顶完成后,下一步将开始附属结构施工工作,对3个出站口开展施工。其中,一个出入口将位于车站上方,另两个出入口会分别位于规划潞阳大街的东西两侧。这座车站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土建有关工作,并有望于明年年底全部竣工。

  据了解,东小营南站项目部成立于2022年8月,距今施工不足2年,能在2年内完成如今的规划建设进度,不仅依靠着工市民的付出,还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项目部发挥了EPC在设计制作和施工上的技术优势,将绿色理念与技术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制作、建造和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中,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践行绿色建造、智慧建造。

  现阶段,项目已采用或计划采用建筑业的10项新技术。其中涉及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伴随着这些新技术的运用,该项目也成为了北京市第一个采用橡胶止水接头的地下连续墙工程。

  据悉,该工程在地下连续墙中采用了HRB500级高强钢筋,地下连续墙主筋节省钢筋用量20%,使得项目更加绿色环保。不仅如此,工程还计划采用盾构隧道预埋尼龙套筒技术、车站预埋二次隔墙技术、车站基坑钢支撑接头形式等工艺开展创新与尝试。

  受到技术助力的不只有工艺和工法,绿色施工、智能建造也正随着施工方式的转变更加贴合高品质发展。在这一项目施工中,施工团队就通过安装便携式焊烟净化器,处理了钢筋焊接过程中焊烟净化器的反复挪动问题,既节约人工成本,又优化施工环境,还提升了项目的生产效率。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城市级智慧交通之蘑菇车联的AI数字道路基站介绍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老旧厂房转型打造了一座“节能、环保、低碳”的新型工业厂房
  • 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 智能化技术升级绿色人居环境
  • 着力打造京津冀航运枢纽和智能创意高地 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竣工
  • 变身数字经济智城园后,京郊首家“亿元商场”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
  • 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张家湾镇“湾事通”小程序上线
  • “森林书苑”撑起“银杏”伞盖
  • 北斗卫星、无人机等高科技助力 副中心人防指挥通信车更新升级
  • 北京西槐庄村多元化种植,规划建设智能大棚
  • 探索燃气安全数智化,新奥加快数智化智能燃气系统建设
  • 保障低碳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好哪些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专题

  •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
  • 房建监测的内容及目的
  • 房屋安全监测是做什么的工作
  • 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健康监测内容是什么
  • 实验室环境安全监测
  • 公园智能化硬件传感系统解决方案(景区智能化建设方案)
  • 智能管廊沉降自动化监测(管道在线监测系统)
  • 房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 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