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我国首条运用数字化无人巡检技术的地下电力隧道案例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7-26 点击数:

  在地下电力隧道中,“机器狗”搭载着视频、红外成像等设备,正对电缆开展巡检监测。5月9日下午,记者探访玉泉营电缆数字化隧道无人巡检示范区,这是我国首条运用数字化无人巡检技术的电力隧道。今年年内,涵盖鸟巢、玉泉营在内的5处试点区域都将实现数字化无人巡检。

  “现在我们已经向‘机器狗’下发了巡检任务,它将对电缆接头和其它重点部位开展检查,进行测温、可见光拍摄等工作。”在位于丰台区的玉泉营电力隧道内,国网北京电缆公司电缆智能运检管控中心状态检测班郭甜的话音刚落,前方的“机器狗”就开始“唰唰”地原地踏步,随后稳步前进,对电缆开展检查测温。

  记者注意到,这款“机器狗”的个头儿不小,银色外壳泛着金属光泽,尽管自身就有46厘米宽,可走在50厘米宽的步道上却非常稳当。“这已经是升级迭代后的‘机器狗’了,运动性能非常强,即使从步道上掉下去,也能自己再上来,甚至上台阶也没有问题。”郭甜告诉记者,这款“机器狗”学名“四足巡检机器人”,单次巡检时长不少于4小时,可搭载40公斤负荷,具备爬坡、正反向行进和调头等作用,安装可见光视频、高精度红外成像、局部放电检测、气体检测等智能传感器后,还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

  郭甜告诉记者,去年,国网北京电缆公司在玉泉营电力隧道内建成了一条长约1.2公里的电缆数字化隧道无人巡检示范区。这是我国首条运用数字化无人巡检技术的电力隧道,包含电力隧道专用四足无人巡检机器人和5大类11种现场监测设备,该隧道内技术应用和装备升级在我国、国际行业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数字化无人巡检示范区规划建设应用了数字建模、隧道通信、机器人等多项先进技术。通过数字建模技术创建具有全面坐标的地上地下一体化高精度点云数字化模型,同步嵌入隧道实景影像,可开展电力隧道现场勘察辅助、创建自主巡检地图等;隧道通信技术的应用,让深处地下的电力隧道也能实现稳定的网络联通,可实时传输隧道内温度、水位、局部放电、图片等各类数据。以“机器狗”为代表的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和精度,保障电缆更加安全。

  记者了解到,现阶段,数字化无人巡检示范区规划建设已经部署至涵盖首都核心区、玉泉营、鸟巢、城市副中心等5处区域,预计今年年内,这5处试点区域都将实现数字化无人巡检。

  另据了解,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首善电力”品牌推广月活动也于近来全面启动,国网北京电力推出公众开放日、品牌展览展示、履责成果发布、公益儿童画等系列活动。其中为期两周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华灯班、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最美电力驿站等18处特色场景,深化社会公众对电力工作的认知认同,提高“首善电力”品牌影响力。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从通州老旧小区智慧改造赋能更多“智慧”,让施工更“聪明”
下一篇:通州区马驹桥智造基地和物流基地规划观察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马驹桥地区项目为高精尖产业项目提供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和保障
  • 城市副中心着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样板”
  • 包括地铁、公交、城际铁路、运河码头 副中心“超级枢纽”预计 年底完工
  • 不动产登记的“智慧”时代:“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智慧服务模式
  • “双智专网”新型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结合案例
  • 城市副中心政务智能终端自助服务:秒批秒办 “一件事”集成办
  • 城市副中心着力打造共享单车停放示范区 今年还将加快“电子围栏”规划建设 年底实现全覆盖
  • 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规划建设:实时监控区域内排水、桥梁、热力、电力
  • 智慧消防
  • “互联网+停车”智能化停车新体系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