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北京涌现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打造具有影响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

作者: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发布时间:06-07 点击数:

  北京正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基础研究跨区域合作协同;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高地,去年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厚植新质生产力,本市还将促进形成医药健康产业万亿级跃升;在未来3至5年国内突破6G关键技术的窗口期,北京信息通信领域顶尖学者数量已稳居全球首位。

  日前,在“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规划建设”主题采访活动中,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介绍了本市“推动基础研究领先、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提高高精尖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有关情况。

  每万人高价值专利全国居首

  以重大原始创新和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基础研究为主攻方面,下好“先手棋”,本市构筑基础研究开放合作高地,推动基础研究领先发展。

  2022年,北京基础研究经费470.7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国基础研究总经费的23.3%,占北京R D经费比重16.6%,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6月底,北京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7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2.41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排名第一。

  在成果产出方向,2023年,北京涌现出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3.0”、新一代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飞速芯片,第一座精通3D任务的具身通才智能体“狮子座”,“朱雀二号”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液氧甲烷火箭,国际第一座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ACCEL,国际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探测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等重大创新成果。

  2024年,北京将聚焦“数理化生”四大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愿景导向型研究;支持量子院、脑科学所、北生所等新型研发机构产出重大原创科研成果。

  本市还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优势,形成最有效地联动体系;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基础研究跨区域合作协同。

  本市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高地

  当前,北京人工智能应用优势创新资源云集,创新能力稳居全国首位。在顶尖人才方向,据AI2000榜单最新统计,全球前2000名顶尖学者中,美国1079人次,国内280人次,北京121人次,占全国43.2%,居全国首位;人工智能应用学者方向,全球共28.7万人,其中美国6.9万人,国内4.9万人,北京1.5万人,占全国30.6%,居全国首位。

  汇聚顶尖科研力量,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学术机构排名中,前15名有4所位于北京,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北京共有14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应用学院或研究院,25所高校获批人工智能应用本科专业,32所高校拥有与人工智能应用直接有关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这些在京高校及科研院所为全国输送了近一半人工智能应用有关人才。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本市已成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在我国率先布局大模型技术,发布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系列,孵化出智谱AI、面壁智能、深言科技等大模型创业企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模型启蒙者”。本市以朱松纯教授为核心组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发布全球第一座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通用智能体“通通”;以鄂维南院士为核心规划建设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百亿级原子间势函数模型。

  2023年,北京人工智能应用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保持较高增长。

  成为全国医药健康创新源头

  医药健康产业是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十年来,北京医药健康产业从2014年的4028亿元增至2023年的9761亿元,实现翻番,上市企业新增67家次,是之前总计上市企业的3倍。

  现阶段,本市巩固作为全国医药健康创新源头领先地位,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技术成果实现突破,北生所邵峰团队全球首次发现细胞焦亡分子机制,北大邓宏魁团队全球首次使用化学重编程技术诱导人成体干细胞为多潜能干细胞。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创新品种在京不断涌现,63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占比全国四分之一,32个三类AI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占比全国超三分之一,均居我国首位,产业发展呈现提质增效良好态势。

  布局新兴领域,在细胞基因治疗、数字医疗、合成生物学等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促进形成产业万亿级跃升。为此,北京抢抓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机遇,统筹布局北京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本市还将出台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

  北京市正抢抓6G未来产业

  未来3至5年已成为国内突破6G关键技术、抢占标准高地、培育产业的关键窗口期。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初步明确6G发展时间表,将于2025年左右启动标准化研究,2029年左右冻结第一版国际标准,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创新人才资源领先全国,北京已集中信息通信领域全国领先的高校科研院所,拥有多家国家级科研平台。据Specialgate统计,北京信息通信领域顶尖学者近100人,占全国超30%,占全球1/15,稳居全球第一位,是全球信息通信学者集中地。

  飞速研究落地,本市还率先规划建设公共检验平台,支持泛联院研制的6G新型空口检验平台,采用异构硬件开放架构,单板支持16GHz带宽解决能力,通过灵活扩展支持100Gbps以上检验,首次实现与Sub6G、毫米波、太赫兹和可见光等多频段前端的灵活接入与关键技术验证,可为我市甚至全国高校院所、企业等研发机构的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创新提供开放的技术验证平台。与此同时,本市也启动规划建设6G开放检验网络。

  现阶段,本市在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仪器仪表、芯片器件等均有布局,创建了较为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并已初步形成产业空间布局,有望着力打造6G未来产业发展新阵地。本市还将出台北京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促进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原始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通州大运河两处闸站规划建设配套自动化监测与调节系统
下一篇:建设“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低碳规划建设着力打造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 搭建决策指挥平台共建“蓝天保护网”智慧环保 数字化精准治污
  • “双智专网”新型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结合案例
  •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之数字经济智城园
  • 北京健康宝4.0上线 每日“打卡”可缓存数据以便随时调用
  • 打破思维定式 创新发展模式 城市副中心控规落地中的“北京经验”
  • 十四五规划: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 城市副中心首条新型高亮斑马线亮相新华西街
  • 探索燃气安全数智化,新奥加快数智化智能燃气系统建设
  • 3D虚拟展台智能服务领衔“云上服贸会”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