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北京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探讨数字科技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创新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4-12 点击数:

  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市园林绿化局举办了主题为“创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宣传活动,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科技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创新。

  智慧鸟类监测系统.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撑

  活动现场,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023年底启用的AI“鸟口调查员”——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受到关注。它可以捕捉鸟类的叫声和视频,并开展智能筛选,能准确判断出鸟的种类。今后,这一类智慧监测设备将为本市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随着生态规划建设不断推进,北京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全市已记录野生动植物2600多种,涵盖陆生脊椎动物608种,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8种;维管束植物208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三级调研员纪建伟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全市的野生动植物,北京在全市推广“声纹识别”智慧监测系统、“卫星跟踪器”智能追踪系统和物种识别技术等,有效提升了野生动植物活动的监测精度和效率。

  现阶段,北京已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90处,其中南海子麋鹿苑、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监测站,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应用设备,未来还将规划建设更多智慧监测示范点。

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jpg

  2023年共规划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125处

  近年来,全市先后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广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全市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现阶段,全市湿地总面积已达6.09万公顷,为北京近50%的植物种类和76%的野生动物种类提供了生长栖息环境。全市还结合绿化造林工程积极营造生物多样性设施,2023年共规划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125处,营造绿隔郊野公园自然带20处,加快人工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补充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

  同时,野生动物救护体系持续完善,本市在12个区设立了15个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护站。

  跨部门跨区进行联合执法

  近年来,北京市相继发布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系列文件,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其中,《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协调机制》明确,要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的协同、指导和监督,精准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该机制发布两年多以来,市园林绿化局协同各成员单位进行了多轮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仅2023年,就组织进行市级联合执法检查36次、督导各区进行执法检查112次,清整“自发市场”6处。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安徽发布《装配式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规程》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北京人工智能强城市 AI产业规划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 区经信局联合举办“副中心规划建设与新型智慧城市”专题培训会
  • 快看!您的第一款手机已经进国博了,最贵的3万一台
  • 办公大楼的绿色低碳规划
  • 遵义拟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吹响劳动竞赛号角主站房核心区6月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 首都国企开放日 近百市民走进运河商务区感受新型智慧城市
  • 群众办事从“只跑一次”迈入“一次不用跑”时代 城市副中心不动产登记领域 类高频业务全程网办
  • 思萃|低碳建筑规划的概念及发展原则
  • 建筑行业智能化的科技产品,满足“未来之城”的种种想象和期待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