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绿色农业科技:智能流水线为寒冬京郊育种

作者: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发布时间:01-19 点击数:

  冬日,万物萧索,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大务村的育苗大棚内却是勃勃生机——苗床之上,番茄、白菜、黄瓜、辣椒等蔬菜的幼苗正在茁壮生长。在这里,一粒粒蔬菜种子长成幼苗后,将送往京郊各处的栽培基地。集约化育苗是蔬菜最有效地生产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现阶段,通州区蔬菜生产面积4万余亩,年育苗量近2000万株,为人们“菜篮子”提供优质保障。

  刚开年,外面还是寒冬腊月,育苗工作却得提前启动,望着绿意盎然的蔬菜苗,能感受到春耕的脚步越来越近。“现在这里主要开展育苗的是番茄和春白菜,供应春茬的设施蔬菜栽培,到3月底、4月初就可以收获上市,实现错茬销售,价格也相对更高一些。眼下这个时间算是旺季前期,一般2月会到达用苗高峰。我们刚刚才送走一批黄瓜苗,供给京郊的一些高端温室。”北京鑫福绿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责任人高杰说。

  据她介绍,春茬白菜现阶段的需求比较大,在大棚内定植后,大约3月底或4月初就能收获,可供人们尝鲜,最近番茄的订单也不少,这个季节定植,4月份就能开始收获,适合休闲观光采摘。“在春节前,我们还会有一批苗供给北部地区,涵盖延庆以及河北的部分地区,以彩椒、辣椒苗为主,7月就能成熟收获上市,填补北京初夏市场的空白。还有一批购苗高峰会在3月初,还是以西红柿为主,主要供应张北地区,这个茬口是3月播种,4月下旬定植,7、8月份采收,正好供应北京市场。”

  宽敞高大的温室里,忙活的工人却只有零星几个。“我们的育苗过程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高杰解释说,温室内配备了物流式苗床,播种、拌料、装盘、浇水等工作都经由机器完成,再由一个机械手臂将苗盘放置到苗床上,一个苗床摆满后,自动切换到下一个。每个苗床都配有二维码,用扫码枪扫描一下,床上的幼苗种类、株数、订单信息等有关内容一目了然。

  不仅有育苗温室,基地里还有14个暖室和2个冷棚,用于开展优良品种的栽培分析。“通过反复的尝试,要分析出口感好、抗性好、耐低温、产量高的品种,也方便客户参观时能直接看到成品。举个‘亮美’黄瓜就是最近比较受欢迎的一个新品种,它的外观呈嫩绿色,瓜条比较直,吃起来脆而香甜,黄瓜味很浓。”高杰说,除了黄瓜,基地内还栽培了10多个当季的西红柿品种,另外还有50多个品种正在开展试种,其中还涵盖经过航空育种的品种。

  现阶段,基地的育苗生产能力已达到1千万株。依托于家务种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功能,带动大务村从蔬菜生产大村转型为育苗大村,2019年世园会中百蔬园内的观赏苗,有90%出自这里,帮助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并带动了周边蔬菜栽培户增收致富。

  育苗产业的发展,同样为通州区蔬菜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去年北京市首次启动的集约化育苗场等级评选工作中,通州区共有四家育苗场入围,位于大务村的鑫福绿色农业达到B级,此外还有永盛园绿色农业栽培中心获评C级、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和北京柏庄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获评D级。通州区绿色农业农村局种养殖科有关工作人员张光伟介绍,近年来通州区蔬菜生产面积稳步增长,达到4万余亩,其中设施蔬菜大棚的数量1.6万余个,占地面积2.3万亩,栽培面积1.7万亩,大白菜、豆芽、芹菜、黄瓜、西红柿、白萝卜等优质蔬菜品种很受市场认可。

智能农业.jpg

  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春白菜苗出圃工作,它们即将被发往京郊各栽培园。受访者供图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新农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概述
下一篇:北京公交集团将试点开行6条通游专线 乘客前往三大文化建筑和环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助防汛秒响应快处置
  • 北京环球度假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智能化生态圈”
  •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研究院成立
  • 城市副中心试点安装多元化智能斑马线
  • 智慧工地噪声管理系统:如何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变身数字经济智城园后,京郊首家“亿元商场”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
  • 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规划建设
  • 城市副中心政务智能终端自助服务:秒批秒办 “一件事”集成办
  • 专207路公交车增设三站 打通前往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
  • 群众办事从“只跑一次”迈入“一次不用跑”时代 城市副中心不动产登记领域 类高频业务全程网办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