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北京设计制作+保定制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强势崛起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8-11 点击数:

  不久后,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的崭新列车将在通往城市副中心的地铁6号线上岗;保定中创燕园半导体的拳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显示屏、汽车大灯等产品中……北京西南100余公里外,“北京设计制作+保定制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强势崛起。近来,记者跟随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保定,实地探访协同发展取得的亮眼成果。

  北大技术催生保定智能制造龙头

  步入保定中创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三楼的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运转的嗡嗡声,一片黄色灯光映入眼帘。在黄光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将样片涂上光刻胶,再通过光刻机开展曝光,最终将模板上的图形转移到样片的衬底中。

  “现阶段,我们自主研发的CPSS衬底已经是LED衬底的第三代,它可以将LED外延效率提高10%以上,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中创燕园副总经理窦学刚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年底前该公司将正式扩产,作为现阶段LED芯片主流衬底的CPSS衬底月产能将从5万片飙升至20万片,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接近1.5亿元,3年内的年产值将逼近3亿元。

  作为北京大学与保定市2015年签署合作协议后诞生的中创燕园,由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作为孵化主体孵化产生的这家业界新秀,现阶段已成为主要从事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及技术开发的高科技公司。

  “北京设计制作+保定制造”的模式,让其在7年多的发展中,快速完成了超净厂房规划建设、生产线搭建、产业化技术开发、规模化量产以及扩产等多个步骤。在北京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其逐步产业化了CPSS衬底、AlN陶瓷基板以及图形衬底复活等多项先进技术。

  作为保定中创燕园的拳头产品,CPSS衬底完全基于其自主开发的SIO2图形衬底技术。作为现阶段LED芯片的第三代主流衬底,每一代衬底的发展,都会让LED外延片实现加速发展。现阶段,这第三代产品将LED的外延效率再次提高了10%以上,保定中创燕园的产品已被聚灿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以及澳洋顺昌等上市公司采用,最终广泛应用于显示屏、汽车大灯等产品中。

  “保定市有关部门在这次扩产中积极帮我们处理了电力扩容等问题,还将给我们提供资金等方向支持,这让我们对自身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更大信心。”窦学刚说。

  保定中关村年产值已突破22亿元

  “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来到保定发展,工业用地和人力资源等成本的大幅降低,加之北京技术与中关村管理同步到位,使得这些企业得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责任人张曙光道出了中创燕园等园区企业近年来快速成长背后的秘密。

  张曙光表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是全国首家由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创新中心,该项目于2015年4月28日正式揭牌启动。创新中心遵循“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做示范”的思路,严格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医疗健康、科技服务等产业定位分析企业。截至现阶段,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吸引到涵盖中国信通院、中创燕园、玄云动力、诺未科技等360家企业和机构注册办公,员工数量逼近4000人。创新中心累计培育出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2家,规上企业18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3个,科技企业占比70%。在这里,入驻企业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亿元,取得了知识产权1000余件。

  据张曙光介绍,按照保定市提出的“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协同发展路径,“一中心”即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6.2万平方米的双子座写字楼,作用定位总部办公+研发展示;“一基地”即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12.4万平方米的研发与生产厂房,定位于总部办公+研发+生产;“一园区”即保定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园,可为企业提供总部办公+研发+生产+全产业链配套。去年,创新中心企业总产值已突破22亿元。

  立足良好的创新生态氛围和产业集聚态势,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还率先启动了保定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设。该园区占地75亩,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科技服务为支撑,着力打造细分领域专业园区,预计投资总额8.5亿元,2025年将交付运营,建设面积16.5万平方米。

  “截至现阶段,保定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一期已交付运营。未来它将成为我们重点承接京津冀数字经济产业项目的新龙头。”张曙光表示。

  有人手中的电钻运转不停,有人正在调试车辆电路,在巨大钢架支撑下的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总组车间内,80余人各司其职,全力组装未来将“开往”副中心的6号线地铁列车。

  河北京车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现阶段基地共有预组车间、总组车间等10个车间,800余位工人师傅正全力大批量组装北京地铁6号线扩容增购所需的列车。根据组装进度,每一批次的车辆组装时间大约需要4个多月。未来当这些6号线扩容所需列车上岗后,6号线的列车间隔有望进一步加密。

  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党委副书记张冬威介绍,京投公司及所属京投装备着力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在河北保定设立了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在北京设立技术研究院,负责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研发工作,推动形成了“北京设计制作+保定制造”的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格局。

  北京设立的技术研究院以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驱动,紧跟轻量化、智能化、环保化、便捷化趋势,着力打造了囊括主流车型及差异化特色车型在内的轨道车辆产品,形成了以市域车、A/B型地铁车、铰接轻轨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产品为重点,门类齐全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谱系,先后进行了北京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1号线(北京冬奥支线)、12号线、13A、15号线车辆以及杭州亚运会重要轨道交通线路绍兴1号线的设计制作研发工作。

  张冬威介绍,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于2018年开工规划建设,总投资40多亿元,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规划产能达1300辆城市轨道车辆。100天洽谈签约,60天办清证照,400天开工达产,创造了“京投速度”“京投质量”,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基地建成以来,已累计下线16种车型、近600辆车。目前,产品将大批量服务于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等线路,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装备名片。

  “基地不仅拉动了保定地区的就业和经济,也对培育首都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零部件等上下游产业,提高河北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改善保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城市品位发挥巨大的推动功能。”张冬威表示,“北京设计制作+保定制造”的产业发展模式,既发挥了首都创新优势,又汇聚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优势技术和创新资源,还抓住了疏解非首都作用这个牛鼻子,带动了环京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未来,京投装备作为北京市属国企,将立足京冀所需,优化布局造车、修车、研发和全生命周期维修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深化京津冀合作,创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北京标准”“北京模式”和“北京品牌”,为规划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提供硬核装备。

  市发改委有关责任人介绍,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共同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构筑引领全国高品质发展重要动力源。促进规划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北运河大堤西集段便道通过升级改造
下一篇:搭建决策指挥平台共建“蓝天保护网”智慧环保 数字化精准治污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副中心主要区域道路将智能化改造
  • 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 智能化技术升级绿色人居环境
  • 群众办事从“只跑一次”迈入“一次不用跑”时代 城市副中心不动产登记领域 类高频业务全程网办
  • 通州区科技周揭秘“智慧”副中心
  • 区政协启动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专题调研 预计7月完成调研报告 通州已申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 无人驾驶环卫清扫车亮相城市副中心 单台每小时可清扫6000平方米
  • 北京健康宝4.0上线 每日“打卡”可缓存数据以便随时调用
  • 城乡接合部出租房屋,着力打造滨河特色文化街区
  • 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全方位满足居家养老生活化的需求
  • 四步加快照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助推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