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预计年底前亮出外立面34万平方米里的“科技范儿”

作者: 发布时间:12-30 点击数: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正在进行外部幕墙和内部机电专业管路等施工。记者常鸣/摄

通州宋庄镇小堡村西侧,本市最大的在建医院——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预计今年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2024年4月交付使用。开诊后,这里将提供心血管有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救治服务,大幅提高城市副中心医疗水平。

面对34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规划建设方北京城建集团将智慧建造贯穿施工全过程,通过引入多项“科技范儿”十足的新装备、新技术,实现质量与速度兼顾。

智慧建造技术让管线“听话”

走进门诊大楼,尚未完成内部装修的大厅内,屋顶上是一排排管线。“相比办公楼和住宅,医院的管线要复杂得多,传统的CAD制图难以把相对位置表达清楚。”项目经理马迅说,项目团队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空间模拟,从视觉上更加直观,管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

BIM技术只是工地“智慧大脑”系统的缩影。在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把各业务线的具体工作都进行了数字化,从而给“智慧大脑”积累了庞大的生产作业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再经过处理,就能得出整个项目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生成电子化的数据图表,方便管理团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例如“智慧大脑”中的物料管理预警系统,可以杜绝搅拌站亏方、虚假小票、罐车带灰出场等现象;通过对升降机使用频次的监测,还可以合理安排各点位工程进度,做到安全、进度两手抓;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月份的用水用电量,还能为绿色施工节能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焊接机器人出手“又稳又准”

自2019年11月开工以来,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规划建设工地屡次传出佳讯:提前17天实现钢柱首吊,提前20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在主体施工阶段,工地上挥舞长臂的塔吊,精准地抓起钢结构型材稳稳就位。钢梁连接点上的焊花,宛如彩虹。”马迅说,之所以能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耽误工期,项目上的焊接机器人有很大的功劳。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总计有3.4万吨钢结构施工任务,除了体量大,焊接完成的钢结构还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工人,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会因为工地噪音干扰而产生失误。

在难度较大的焊接点位,以稳、准出名的焊接机器人连续焊接1000个连接点,还能保证工艺质量完全相同。“间距一致、波纹平滑,简直就是完美的焊缝。”年轻的焊工只需学习一周,就能掌握焊接机器人的操作流程。工地上的每个焊接点都张贴有二维码,工人扫码就能知道这里需要的焊接工艺,再给机器人输入管线材质、口径大小等数据,就可以默默注视机器人开工了。

14套“天眼”紧盯扬尘污染

记者在工地上发现不少电子屏,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当前的环境数据。除了风力、气温、噪声,还有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这些数据,都来自工地上的“天眼”——智能扬尘监测仪。“它们就像环保哨兵,时刻紧盯扬尘污染。”工作人员说。

整个工地上,24小时值班的“天眼”总共有14套。当PM2.5和PM10的浓度超过设置值时,“天眼”会自动向工地责任人的手机上发送喷淋降尘提示。“我们这儿被称为花园工地。”马迅说,工地内主要道路100%硬化,非硬化区域100%草坪绿化,既能消除裸露土方,还能合理收集利用雨水,节约水资源。

不仅如此,工市民佩戴的安全帽也很高科技。帽子里的智能芯片能和“智慧大脑”基站联动,规划建设者进入施工现场后,活动轨迹点就会在可视化屏幕上闪烁跳动。当人员靠近存在危险的区域,帽子会发出语音安全提示。如果遇到危险,规划建设者还可以通过帽子上的SOS键求救。

上一篇:税惠润企“红包”“服务包”纷至沓来 城市副中心“一次不用跑”
下一篇:“数”治有方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全方位满足居家养老生活化的需求
  • 蔡奇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规划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强调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
  • 医疗与护理的互联网结合:创新智能养老驿站服务模式
  • 城市副中心112条道路路灯将智能,可节电四成!
  • 区经信局联合举办“副中心规划建设与新型智慧城市”专题培训会
  • 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张家湾镇“湾事通”小程序上线
  • 描绘数字新通州宏伟蓝图 实现首都副中心智慧发展
  • 手机随叫随到,安全员保驾护航,市民体验自动驾驶——“这趟出行我打90分”
  • 5万多个城市部件有了“数字身份证”“智慧潞源”让城市管理更精准更精细
  • “城市大脑”将升级城市管理指挥平台,超前布局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