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建筑行业资讯

首页 > 资讯中心 > 建筑行业资讯

思萃|与环境共生的建筑规划实践

作者: 发布时间:02-08 点击数:

纵观近些年来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建筑规划方案,大部分优质方案中都渗透着环境共生的理念,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处理与协调,使建筑与环境达到了高度的和谐,这也体现了现代建筑规划的发展方向。而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念逐渐盛行也激发了建筑师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思考,敦促建筑师在思考与实践中践行环境共生的建筑价值观,精益求精,不断优化规划理念与路径,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建筑规划方案。

1、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建筑规划与自然环境的对话往往从大区域、大尺度和大视野来映射。寂寞的温暖与寒冷,生态的荒芜与绿色,山川河流亦或是高原丘陵地区间的共性因素,早已经和一方水土风情的建筑进行相融合。关于城市与建筑不仅是由人为进行规划,同时与自然的机理和大地耕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背后所隐藏的是悠久的文化底蕴与人类的自然痕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特点,面对新的时代时,又有全新的表达。

2、对场地环境的尊重

基地地形和建筑环境是场地环境的两个体现方向。基地地形中包括坡度、形状、自然要素等,建筑环境构成了城市肌理、街道、广场的基本格局,将当地的人文历史充分反映出来规划,需要表达出一种对场地环境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是利用改造,也可以是以其为背景进行规划。

在历史气息与痕迹较为鲜明的地区进行新建筑规划建设的难度较高,市民在视觉上会极为敏感地感受到新建筑的突兀性,而为了使二者呈现和谐的视觉感官,规划师必须尊重当地历史环境,从精神层面捕捉场地环境所给予的规划线索与思路,在规划中展现场所精神,是新建筑可成为环境的有效延续。

3、对社会文化的表达

任何时代的建筑规划都能够体现当时的文化与生活环境,而人与环境若想实现相互交织与加快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从而维持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建筑规划中应充分体现文化系统的规律性与逻辑性,做好文化传统、审美与语境的表达。文化传统是指国家与民族在历史发展时期一直稳定延续的文化核心精神,在建筑规划中应充分体现;文化审美是指在文化环境熏染下受众群体所形成的审美理念,而审美理念因时代、地域、阶级与个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在建筑规划中需进行文化审美差异的平衡;文化语境是指建筑规划需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符合大众认知的语境与媒介,从而便于进行文化表达。

4、对科学技术的转化

建筑规划的最核心要求是能够将其转变为实体建筑物,建造是将建筑规划转变为真实空间的唯一路径,科技技术是建造的重要支撑,因此在进行与环境共生的建筑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对科学技术的转化,从而激发建造的表达潜能。而建筑规划师需要考虑的营建技术主要包含施工技术与材料工艺,要考虑材质的表达力与表现深度。而在数字化环境下,建筑规划师应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作为建造的重要支撑,使建筑规划可以实现更多的可能。

5、对资源价值的再生

建筑的使用价值是为人类提供庇护场所与生活环境,并为其带来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满足。建筑的规划建设与维护必然会带来物质转化和能源消耗,处理不当之时还会带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国内城市已经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市民已意识到大拆大建的粗放式规划建设发展带来的恶果,既有建筑的利用改造、生态环境的修复现已成为当今国内城市更新的重要策略,也是实现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引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建筑与老建筑、建筑与环境不断融合共生,可再生为城镇化发展资源,创造出更持久的社会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上一篇:思萃|建筑规划中的人防工程规划要点
下一篇:思萃|办公楼的一些有关规划原则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思萃|依托绿建标准,提高建筑规划质量的策略
  • 思萃|幼儿园室内环境规划需要注重安全性
  • 思萃|产业园规划思考与策略
  • 思萃|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创新性规划的4点原则
  • 思萃|建筑规划中新技术的应用
  • 思萃|住宅小区总体规划案例
  • 思萃|建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和谐发展路径
  • 思萃|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的构思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向
  • 思萃|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规划难点
  • 思萃|实现生态建筑规划的3点措施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